新奥特云视曹飞: 平台、数据、运营推进系统平台的建设

2017-06-14 20:10:50 热度:
6月14日,第23届上海电视节2017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IBTC2017)在上海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盛大开幕,会上,新奥特云视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曹飞发表了主题演讲。

 

曹飞提出,融合媒体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平台,通过平台运营得到数据。数据里有用户、系统数据,这些数据最终会为业务拓展与运营提供支撑。
 
一.平台——平台建设的基础
 
曹飞表示,最早的平台不只是现在的云平台。从全台网开始,所建立的数字化、网络化、文件化平台就已促进各个电视台新闻网的建设,以此实现平台最初的互联网化。
 
在2007年至2015年间,全台网为平台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撑。在2014年之后,平台的内容需要和外部进行对接,这时平台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实现业务、内容、数据的对外共享是一大问题。
 
与互联网进行业务衔接时需要再造。在此三年中,众多省台纷纷建立融合媒体的云平台。在此期间,新奥特云室为城市电视台提供了整套的融合媒体的云的解决方案以及系统的假设。各个台之间也进行了运营方面的延伸。
 
曹飞通过图片向观众展示了平台的三层架构。第一,在技术信息层进行资源的共享。在平台层统一调度能力、综合管理混合云,并且对资源进行统一的注册,便于线下的管理。向上将工具进行有效的界定化,加快软件的迭代和业务的开展,在此过程中,每一个用户也都在经历这三个层面的体验,会有各自的运营标准。
 
什么应该放在私有云?什么应该放在共有云?是否上云?这是6月1日网络安全法发布时,每个人都会考虑的问题。每个云具有特定的用途和安全保障基础,私有云就是为传统业务进行支撑,提供有效的分级等网。面对互联网,逐步通过专属云和共有云进行衔接,方便对外延伸与融合服务。
 
通过流量市场接入实现支撑。在此过程中,势必要对整个传统流程进行再造。原来单一的类型采集变为全媒体的采集,继而进行编辑。不仅是编辑,还需进行归纳、收集、分析,继而推送出播出环境。不仅有视频播出还有广播播出,还要面对APP、微信、微博等更多的渠道,因此单一渠道的播出转成多向渠道的播出。
 
从融合媒体来看,不仅是归档的问题,还要以副媒体以及海量内容的形式存归档私有云。三年间,众多省台都在运营云平台。这样的平台使用大数据的方式形成了相应的数据,是否实现融合媒体尚无定论。因为在整个平台建设之后,首先需要完成技术体系改革,其次是完成业务流程的转变,它和融合媒体平台中的数据应用和运营具有很大的差别。
 
二.数据——平台建设的核心
 
从数据来看,可从平台上获得大量的数据。内容数据与行为数据支撑了平台的共享功能。但目前的平台成本,扩充和效率可以提升多少倍以及系统安全方面是否配置相应的安全体系尚不可知。因此,当获取数据体系时,需要一整套完善的体系,进行数据管理与采集分析。
 
曹飞分析,首先通过建立平台,得到最新的数据,继而找到计算数据,结合计算场景和业务流程将使用数据结合起来。经过同样的流程和场景分析,可以对节目生产的运营进行智慧的调度。将多层数据结合起来,可以了解如何运维系统,何时使用运维体系进行支撑,同时建立有效的安全体系。
 
面对私有云与共有云,软件在不停的进行版本的迭代,这些要以数据为核心。一个平台的建立要以数据架构为核心,约束应用,减少成本,为运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平台的优化。
 
三.运营——平台建设的支撑
 
曹飞指出,在运营层面,需要知道用户的位置。结合媒体形态,曹飞提出了三种定义。一是微信、微博的网站,对于电视台和其他的媒体来说,即借船出海。二是通过APP,H5进行内容的深度制作,另外,传统的电视和电台可以通过这个将品牌效应和深度建立起来。
 
目前的内容源很多,有数据的,UGC,甚至是机构的,这是基础和优势。当内容和优势结合在用户服务上时,可以对三重媒体进行快速的连线。当各个台内完成APP和H5后,这个数据只有一些基础信息,还需要和更多的互联网端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完善,并且将用户系统和内容进行结合,实现内容的有效推荐。通过增强用户的黏性,来实现有效的广告运营。
 
从加速的“荔枝云”上看,这是各个APP中的数量,加起来超过千万。曹飞提出,由于用户都在使用微博,因此可以肯定这是江苏台的粉丝但并不是用户。荔枝云通过打造生态圈,将微信、微博包括电视观众进行收集,然后结合三重媒体的运作方式打造有效媒体的生态圈。通过分析用户的流量,将用户画像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用户价值的体现。
 
此外,云南的“七彩云”打造的新闻共享社区也是很好的实例。在这个社区中,可以通过新闻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新闻内容的快速采编,新内容的共享通联,包括直播信号的共享。不仅有电视台还有两所大学,都在加入这个平台。在新闻平台上通过媒体相应的手段和功能,已经不仅仅服务于电视台,还有更多的其他机构和企业参与进来,进行内容的发布以及流量的汇聚。
 
曹飞还介绍了“重庆的第1眼”,在这个APP中使用两微两端的发布。通过APP可以采集到所有的用户行为,并且可以将此行为与所推送的新闻进行了智能推荐的结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直播甚至专题的区县的过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它的APP的下载量增长到6万多。曹飞表示,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无论对于内容的支撑,还是快速支撑,在此平台上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撑力。
 
曹飞表示,拥抱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词义。互联网很大,我们需要用更多实际的业务和功能,通过有效的落地方式走进互联网,并且真正实现共同策划和营销。

责任编辑: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