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创新报告:泛AI领域走强,基因/VR降温

2017-07-11 09:59:56 来源:上方网 热度:
近日,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旗下MIT Technology Review再次发布了年度“50 Smartest Companies”(全球50家可商业化创新公司)。按照评判标准,这50家公司是过去一年里,在探索具备商业化潜力的技术创新方面表现最优秀的公司。
  
以下为对比报告发现:一、人工智能势力增强,超越基因技术领跑行业
 
 
 
2016年上榜公司中,基因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比例为11:9,基因公司领先。而到了2017年,人工智能以12:7反超,成为第一大类“创新领域”。
 
这里面固然与基因领域创新的长周期性和商业化安全标准门槛有很大关系,但也反映了人工智能领域公司过去一年来进一步的勃发与走强。
 
在2016-2017年里,人工智能获得了更大规模的运用,特别是在商业化领域取得了多点开花的创新。与此同时,在基于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自动驾驶等领域,2017年的上榜公司同样有明显增长。
 
电子商务在过去一年也受到更多关注。而AR、VR、智能手机、社交等技术,在过去一年的创新分布方面有所缩减。
 
二、美国公司仍是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公司继续崛起
 
 
相比去年,今年美国公司的上榜总数未发生变化,但分地域方面,硅谷公司数量超过了非硅谷公司——在美国,新一波创新力进一步“硅谷化”。
 
中国上榜的公司数量,从2016年的5家,增长为2017年的9家,近乎翻倍——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的7家和台湾地区的2家。
 
2016年上榜的5家中国公司为百度、华为、腾讯、滴滴出行和阿里巴巴。今年上榜的9家中国公司分别是科大讯飞、腾讯、Face++、大疆、富士康、阿里巴巴、HTC、蚂蚁金服和百度。
 
三、已上市公司数量和估值均上升,获得资本青睐
 
 
今年上榜的50家公司中,有31家公司已上市,比去年增加了6家。资本对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成熟科技公司投入也更大——上市公司的平均估值,从1013.8亿美元上升到了1639.5亿美元,增幅达到61.7%。未上市公司的估值虽有上升,但幅度不大,比较平稳。

责任编辑:陈励君

相关推荐

Telairity H.264 编码技术为2010年世界杯全球高清/标清转播提供支持

DVBCN消息2010年7月7日电--Telairity卓越的H.264编码技术是为全球近十亿人观看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提供支持的“秘密要素”。整个亚洲、南太平洋以及世界杯主办国南非的观众都是依靠Telairity的H.264/AVC编码器来收看高清(HD)和标清(SD)比赛转播的。有了Telairity的H.264现代技术,世界各地的网络运营商和广播、卫星及有线电视公司可以更换掉旧的MPEG-2压缩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出色的视频质量并显著降低对带宽的依赖,从而大幅减少传输成本。泰国国营电信公司CATTelecomPublicCompanyLimited安装了Telairity高清和标清编码器

ST高清电视系统级芯片获Adobe AIR for TV认证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宣布,其先进的高清电视系统级芯片(SoC)平台取得了巨大进步,此项成果将意法半导体推向能够运行基于Adobe®AIR®的游戏和其它应用软件的下一代互联网电视技术的最前沿。意法半导体已成功移植AdobeAIR®2.5forTV软件至第三代先进互动高清机顶盒系统芯片平台,并通过Adobe产品认证。AdobeAIR软件是AdobeFlash平台的一个重要组件,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服务开发人员以及应用开发人员能够在这个平台开发丰富的网络应用软件和游戏,专门为机顶盒和数字电视等嵌入式设备和

把面向数字家庭的Adobe Flash引进到MIPS-Based平台

TriplePlayIntegration销售副总裁MikeNottage什么是三重播放集成?TPI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数字家庭视频平台解决方案的专业软件服务公司。TPI公司还是官方Adobe的“ScalingPartner”,为消费电子平台提供FlashPlayer10、AIR和舞台美术技术提供优化的端口。我们有25名具有专业的项目管理和质量保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团队,平均具有24年的工作经验.你们能够提供什么样的

Alan Tsai:移动终端GPU之趋势与迷思

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讯(敖瑞),2012年6月15日(周五),由ARM主办的“跨界、变革、多赢——ARM移动智能终端研讨会暨应用开发者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约有20名厂商代表上台演讲;参会并参与展示会的厂商超过30家,均为ARM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ARM亚太市场开发经理AlanTsai做出了“移动终端GPU之趋势与迷思”的精彩演讲。Alan表示:在用户体验上来说,分辨率已经可以高达人眼都无法辨析的地步了。公允的说,业界对GPU的评判标准存在太多的分歧:从三角形的角度来看,涉及到生成率、裁切率等指标,不同类型的GPU产品根本没法比;从填充率的角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