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的短视频平台们 变现难题何时解决?

2017-12-26 09:55:29 来源:犀牛娱乐 热度:
最近这两年火热起来的风口可不光只有挂在嘴边的AI,一起热起来的项目其中就有以快手、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各大综艺节目经常见到他们的身影,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同时兼具内容创意平台和流量红利两大行业优势,因此受到巨头资本方广泛的追逐。

进入2017后,品类细分化成为今年短视频领域的关键词,随着抖音通过《中国有嘻哈》的爆款效应异军突起,证明了单品类垂直深耕也有成功的可能。而在一片红海下,MCN机构也玩起了花样,在不同的垂直领域和各个切口上全方位进发。

 

 

据相关数据统计仅2017年第三季度,短视频市场投融资事件就有24起,吸金总额超8亿元。相关融资方包括日日煮、一条视频、二更网络等处在成长期的短视频企业,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了投资方广泛选择,大力投资优质的内容创造者们的机会。

显然,资本的大量涌入,平台的爆发,催生着一批又一批内容生产者、CP们疯狂涌入短视频领域,短视频领域创业更火了。短视频也渐渐成为所有内容平台的标配,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都有了自己的短视频入口,无论是传统门户,还是新兴的客户端、新闻网站等,都在分发短视频,来为平台提供更多内容。

2017年2月末,腾讯推出“芒种 2.0 计划”,并将 10 亿现金集中补贴在原创和短视频自媒体上,以鼓励优质内容生产者在自家平台上输出更多优质内容,并与 3 月中旬领投快手 D 轮融资 3.5 亿美元。

今日头条也动作不断,从2月份斥巨资收购美国短视频平台“Flipagram”,到 3月份与芒果TV达成战略合作,5月份内部孵化的“火山小视频”宣布未来12个月拿出10亿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再到6月份“头条视频”改名更有品牌辨识度的“西瓜视频”,8月份内部孵化的音乐短视频社区“抖音”开启国际化之旅,这一切颇引人注意。

阿里、百度当然也宣布加入短视频之战。阿里宣布原视频网站土豆将全面转型为 PUGC 短视频平台,并追加10亿纯现金投入,以扶植项目发展。百度视频启动一期规模为5亿元的PGC内容投资基金,同时高调宣布投资人人视频,引进海外优质短视频等。

 

 

依托时间碎片化大潮 短视频商业化初见成效

巨头的扶持加速了产业的发展,然而说了这么多,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明确,那就是什么内容属于短视频范畴?为什么最近几年它这么火?相信和我们自己的感受一样,生活在钢铁丛林的现代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海量信息冲击的同时,其时间也被严重碎片化、割裂化了。

打个比方来说,一部连续网剧可以视为一本书;一个小时电影大概类似一篇文章;而一分钟视频视频大概相当于一条简短的微博;现代人是看书多,还是刷屏多?已不言而喻了。

 

 

而短视频,则具有很多传统视频内容和直播所不具备的特点。其视频长度短,传播快,生产流程简单,而且对于使用场景的直观性表现、广告的软性植入展现来说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随着信息碎片化的不断加剧,短视频自然而然成为目前的最佳载体,社交、咨询、电商等领域纷纷采用短视频作为内容的展现方式,短视频迅速成为各个领域的“香饽饽”。它所带来玩法的升级也在提升用户好感度、满足个性化需求、内容体验等方面带来不错的效果。

而入局者的不断增多,形式和内容的同质化使得各大平台依托短视频和自身资源背景构建独特的内容生态,从而建立平台护城河。相对于比较成熟的领域,用户的使用场景迁移速度逐渐缓和,短视频风口给了平台方拓展市场边界的机遇。

包括秒拍、快手、西瓜视频、美拍等在内的移动短视频应用已经开始短视频信息流广告投放,逐渐成为短视频平台方广告营销方案的主要手短之一。同时抖音在官微上发布了“抖音首次品牌视频广告合作重磅开启”,合作品牌包括雪佛兰、哈尔滨啤酒以及Airbnb(爱彼迎)。

短视频平台已经踏上商业化之路,短视频的内容营销由于互动性、原生性和灵活性而成为了短视频平台方的商业化手短,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为广告主提供多样化的营销解决方案。

短视频下半场,关键在变现

表面风光无限的短视频背后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头部平台方的商业模式虽然已经有一定雏形,官方流量的提升和广告合作营销也运作得有模有样。

但作为大部分内容提供来源的广大短视频创作者们来说,随着短视频创作者数量的增长,相互竞争的加剧,创作出优质内容吸引眼球不再容易,而如何将作品的流量变现,这已经成为当下内容创作者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维持住创作者的运营成本,对于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能很多圈外人很羡慕短视频创作者们,认为他们都是可以一条广告几百万起拍,粉丝众多,一呼百应,听起来很让人向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创业者甚至农村网红前赴后继地进入到短视频行业,希望自己能赶上这一波短视频发展的快车。

但是,太快的发展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太多人一窝蜂融入的路注定充满坎坷。创作者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并不那么光鲜亮丽。相关数据显示,整个行业至少一半以上的短视频博主,都无法做到收支平衡,更不用说创造利润了,变身网红了。

 

 

优质的创作者首先需要优质的作品来获取流量,吸引新用户来看是首先摆在面前的难题,随着短视频博主越来越多,一般的作品已经无法在流量分散的市场上搏得眼球,而好的作品所需的创意成本、制作难度、人员场地、运营推广等耗费的资金也相应水涨船高,对于新人创作者来说初来乍到活下来已经不容易了,在那些巨头IP盘子里抢出一块肉更是难上加难。

推广方面所遇到的阻碍也一点不比创作时的小,人们日常浏览的社交平台和视频平台是了解创作者的第一首选,而这些平台又被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博主把持着,短视频平台方也乐于在其他平台上推广自己的当红IP,这对于底层的创作者来说不那么友好。

因为新人的不确定性很高,推送内容无法获得快速安全的吸引用户流量,并且这些新人也没有资金来支撑自己在这些平台的持续推广。也没有相应的能力和广告主进行进一步的商业拓展合作,也就更加无法扩展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变现能力了。

收获短视频行业早期红利的IP团队们,已经逐渐掌握了这个行业变现分红的话语权,广告商和平台方因为流量而体现出的双重支持,可能也是对后来新人创作者们的“不公平对待”,马太效应在这个行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一系列小的困难更是数不胜数,平台提现手续繁杂、提现周期长,观众对于“硬广告”的天然反感,监管部门对于创作内容的加大约束等等。

所以后来者想要提升变现能力,要突破的问题还有很多,可能相关的MCN平台更适合他们,有些由头部CP转型成的MCN平台,因其掌握的渠道资源和自身的量产严重不足,所以这些平台就需要更多的一线内容创作者来为自己“输血”,而平台方也会为创作者提供分发渠道、流量和广告位来变现,创作者也为平台避免内容同质化提供了帮助,互相抱团取暖也不失为一记良策。

 

 

而目前,从传统短视频资金扶持来说,例如从火山小视频对于小白创作者友好的分销方式,到阿里旗下的土豆短视频推出“大鱼号”,打造“大鱼计划”来为创作者提供资金支持等等。同时对于唯流量论的广告收入方面,增加短视频的分销渠道,提升广告创意,同时利用社交平台扩展自己的IP影响力,发展自营电商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变现之道。

现在,相关平台方也渐渐明白创作者变现的难处,加大资金扶持和相关商业策略的转变才是下一步布局的重点,而创作者自己也尽快需要“内容升级”来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