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电视正面临两大拦路虎

2018-01-11 10:45:55 来源:家电圈 热度:
如今已获得“天时(国家战略)、地利(创新技术)”推动的人工智能电视,接下来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获得更多企业的参与推动,赢得更多用户的认可,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要解决“产品的同质化、技术的瓶颈化、企业全员化”等问题。

人工智能对于中国彩电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一根重要的“救命稻草”。透过最近一年多以来,特别是CES2018展上,中国彩电企业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竞争新要素。

当年在众多企业围绕OLED、量子点、激光,谁才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和主角争夺胜负难分之际,人工智能电视在中国市场上从2016年起风、2017年引爆,似乎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萌”的感觉。

其实人工智能电视的引爆,并非偶然。从外部环境上看,中国已经与美国一起处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最前沿,换句话说中国在人工智能上拥有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和能力;从产业环境上看,量子点、OLED、激光各种显示技术较量迟迟未分胜负,由此倒逼彩电企业必须要寻找其它差异化的亮点和产品,人工智能与电视的融合无疑是“水到渠成”。

目前围绕人工智能电视,其实已经形成一支较为庞大的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阵营。几乎所有的本土主流企业都推出各自的人工智能电视产品,也超过50%以上的企业都宣称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创新上取得突破。应该说,对于人工智能,彩电企业参与热情高、参与力度大。

因为很多彩电企业认为,人工智能电视就像是中国的高铁和移动支付,是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实现变道超车的重要力量和突破口。这可以打破日韩企业主导30多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显示技术升级路线,重构人工智能的发展新通道。

具体来看,人工智能电视的企业阵营主要有两派。一是以长虹领衔,包括海信、TCL、创维、康佳均在参与,都在加大产品推广和市场引爆的力度。相对于三星、索尼,长虹、海信虽然在芯片等底层技术上还有差距,但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性技术上却开始超车。接下来,长虹等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快速为人工智能电视从行业标配性的功能,找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引爆点;

二是以小米代表,包括暴风、微鲸等互联网企业。理论上,互联网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更加敏锐和敏感,但随着整个互联网电视阵营每况愈下,市场份额和占比步步退后。带来的结果则是,在缺乏庞大用户的使用和体验下,互联网电视的人工智能容易陷入纯技术的理论派,而缺乏专业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和体验落地。

在2017年下半年,在长虹、小米两大阵营代表性企业的推动下,虽然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国彩电产业所有产品的“标配性”功能,人工智能电视的市场份额占比突破80%。但是,不同品牌的人工智能电视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单一技术概念包装和炒作缺乏市场和用户认同等现象频发。产品和体验的同质化,技术和竞争的概念化,成为横在人工智能电视2018年发展道路上的两只大老虎。

表面上看,围绕人工智能电视,企业比拼的重点都是电视体验更加智慧、智能,不只是千人千面,更重要的精准推送、个性推荐。比如说,围绕语音控制,就出现近场向远场,不需要遥控器、智能音响等第三方设备;同时语音别识率快速提升。此外根据声音可以判断性格、年龄,然后进行精准推送。但是,这些技术短期内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带来的体验并不完美。

真正的较量,围绕人工智能电视,企业的决胜局,并不是简单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创新,还必须要面向一线市场的产品推广、市场引爆,以及消费认同。人工智能的价值本身是技术,但核心却是用户,只有更多用户的参与交互,聚焦大量的数据,才能真正具备广泛性的应用价值,才能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参与共创,共享共赢。

当前,同质化的产品,带来的同质化体验,如今已成为人工智能电视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力。解决这一问题,不只单靠彩电企业,更不能单靠一家企业,必须要深入到人工智能最前沿地带,要找到人工智能与电视之间最大的融合突破口,带来硬件的反应更快速、交互更智能,实现软件和应用的更加舒适、方便。

同时,虽然基于后台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则直接决定着人工智能电视可以带给用户的舒适便捷体验。但是当前人工智能电视的技术概念化,比拼单一化,会制约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电视的核心,不能只是信息孤岛时代的单一技术创新,还必须要考虑互联网时代外界社会资源、用户资源整合后的一体化创新。

随着2018年市场大幕的开启,特别是在CES展上,几乎所有的参展彩电企业,都释放出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不只是从操作体验上,内容平台上全面导入人工智能,还在底层的基础性基础上导入人工智能,真正要实现全面的应用。这也将成为中国彩业新的机会和突破。

由此对于所有中国彩电企业来说,在人工智能电视上不只是要突破两大拦路虎的挑战,更要解决推动行业进入门槛的提升!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