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漫游将3大运营商变为93家!物联网早已成为无漫游时代的探路先锋!

2018-03-12 13:53:50 来源:物联网智库 热度:
近期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针对“提速降费、取消流量漫游费”提出建议后,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迅速行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的时间表已经出台。由于是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事件,一时间“取消流量漫游费”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不过,大众狂欢的同时,我们注意到通信行业媒体和从业人员对此更多的是一丝担忧,对运营商增量不增收的困惑、未来经营方向的思考、组织流程变革的探讨等。虽然漫游在通信行业存在了20多年,但承载运营商未来“大连接”战略的物联网业务多年来却不存在漫游,在业界为取消流量漫游带来的问题烦恼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新的物联网业务运营已经积累了一些无漫游经营的经验。
 
组织和管理体制,一开始就向着新的方向
 
通信行业业内人士指出,流量漫游费取消,不仅仅是简单的收费的取消,由于运营商多年形成的业务惯性、庞大组织体系,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大运营商承诺7月1日的期限,在此之前一定有大量的人员加班加点。
 
当然,物联网业务的计费方式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和传统人与人通信的语音、数据业务不一样的模式,从而使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架构搭建、人员能力要求等各方面都采用新的方式。一点接入,全网无差异服务在物联网领域首先实现。
 
以往,运营商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层级结构,各省市公司独立负责网络建设、维护、计费等体系,形成了一道地域间的壁垒,而漫游费则强化了这一壁垒;未来漫游费取消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可能向着全国统一、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发展,打破地域壁垒。
 
 
但是,物联网业务除了全网没有漫游费之外,三大运营商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全国集中化管理的模式,建设了全国统一的物联网卡连接管理平台,统一为物联网连接提供各种能力。当然,三家运营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物联网业务的统一集中化速度有些差异。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基本形成了物联网业务集中化,运行着全国统一的连接管理平台,资费、业务受理、客服等工作都由专门的物联网业务部(公司)来整体规划协调,打破各级省公司之间壁垒;中国移动目前省公司依然有各自的物联网管理平台,省公司有较多权限,但集中化的连接管理平台的落地会加速,相对于传统业务,物联网集中化管理的阻力小,集中化管理模式会率先形成。
 
全国93家运营商的竞争?物联网良性竞争制度逐渐形成
 
对于手机流量漫游费取消后带来的市场竞争变化,业内不少人认为会出现运营商每一家省分公司面临着直接的竞争,毕竟流量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同质化,之前建立起来的市场竞争边界被彻底打破了,哪个地方分公司推出的资费便宜就可以吸引全国用户进行办理,全国93家省分公司将成为独立竞争的市场主体。
 
不过,物联网业务早就呈现着全国93家运营商的格局,而经过多年的实践,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业务没有出现各种恶性竞争局面,而且还逐步探索出一些有序的市场手段。
 
在物联网业务发展过程中,鉴于大量用户在某地运营商办理业务后,其物联网终端可能会分布在全国各地,曾有过本地运营商和异地运营商之间的分成结算,一般业务办理地运营商会给漫游地运营商一定比例的分成,作为使用当地网络、客服的回报。目前仍有运营商采取这样网间结算方式,也有运营商针对本地办理并位于本地的物联网终端给予一定折扣的政策,鼓励更多的物联网终端在本地开卡。
 
在集中化管理运营模式下,集中的物联网中心会制定一个全国差异不大的基础资费体系,防止一些通用型业务客户全国多地询价。而对于一些重点客户,根据其终端数量、业务规模和对其他业务的带动等因素,可以申请特殊折扣。由于物联网业务个性化特征明显,尤其是针对产业物联网用户,每一家对于通信的需求都不一样,无法形成标准化套餐,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门设计,所以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多家询价难度增大。即使是一些消费物联网终端,不少产品的商业模式并不是最终消费者支付流量费,那些厂商付费模式也需要对连接费用进行专门设计。
 
针对一些大型客户,往往会有大客户报备、锁定的一些制度,比如当某省公司正在洽谈当地一家大型家电企业,可向集团物联网中心进行报备,在一定周期内将该公司锁定为本省公司的潜在客户,其他省公司暂不允许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恶性竞争。同时,集中化管理也对各地物联网业务的客服提出专门的考核,即使有异地办理的物联网终端进入本地网络,但网络保障的客服一样有明确考核,保证全网服务质量,这是非集中化管理难以做到的。
 
当然,物联网业务天然的一些特征,让集中管理、有序竞争相对容易实施,且其市场运作模式设计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笔者无法穷举所有手段。不过,当手机流量费取消后面临着93家运营商竞争担忧时,物联网业务的集中化管理市场运作方式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
 
承载“大连接”战略,更需要创新和业务协同
 
2017年8月,工信部颁发了第10批《电信网码号资源使用证书》,三大运营商均获得了物联网号段,中国移动获得了148(0-9)号段、1440(0-9)号段;中国电信获得了1410(0-9)号段;中国联通获得了146(0-9)号段。在人口、流量红利渐趋消失的背景下,物联网业务成为运营商“大连接”战略的支撑,这些号段专门用于各家的物联网卡,目前大部分是实体卡,未来eSim等非实体卡将大量使用。
 
“大连接”战略不仅仅是物联网卡开卡的数量和由此带来的流量费,更多的是通过“大连接”带来新兴业务和增量收入。由于流量资费不断降低,物联网卡形成的流量收入相对于运营商整个公司收入来说比例很低,而且随着NB-IoT、eMTC等海量窄带物联网连接接入网络,单个连接管道单来的ARPU值是非常有限的,这或许是运营商一开始就没有设置流量漫游费的原因之一吧。不过,通过这些连接为运营商形成新的业务协同,或者带来新的创新业务形式,则是企业转型、新收入的重要来源。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推行的云网融合,就是将大连接作为一个核心入口,引导用户使用运营商的云端服务,运营商的连接管理平台、通用使能平台也是在连接管道之外为用户提供的新价值点,物联网作为入口可以带来业务协同。
 
运营商也基于连接进行一些业务创新,举例来说,一家做独立式烟感的厂商和中国电信合作,为中国电信提供烟感设备和应用平台,采用NB-IoT网络,由中国电信统一向客户推广、安装维护、业务管理和计费账务等工作,用户向中国电信购买服务费并签约在网时长,可免费获得终端,整个过程中可能并未涉及到流量的资费,但却在连接之外获取了平台、服务的收入。类似的商业模式在物联网业务中比较常见,可以说是以连接作为入口实现了平台和服务的价值,为运营商带来新的增量收入。
 
除了国内业务外,海外业务发展也得益于集中化的模式。由于有统一的连接管理平台,与海外运营商连接管理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可以为国内客户出海或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快速提供物联网服务。刚刚过去的MWC上,中国移动和沃达丰、中国联通和西班牙电信纷纷开展了物联网领域合作,统一集中化管理让其与海外运营商之间的对接更方便。

流量漫游费的取消是大势所趋,本身也具备了一定条件,而漫游取消后带来的组织变革、同质化竞争是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的,已经运行多年的物联网业务正在这些方面率先做出探索,或许为未来的集中化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责任编辑:靳玉凤

相关推荐

运营商争相提速宽带竞争焦点在服务质量

宽带市场成为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竞争的关键在于高质量、高速度的宽带给用户带来丰富的综合业务体验,满足用户多元化通信需求除了3G圈地,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宽带市场。近期,中国联通投资100多亿元,在全国启动了宽带升级提速工程,预计到2009年年底,联通2M以上宽带用户比例将超过80%。而此前,深圳电信、武汉电信均先后推出50M和20M的家庭宽带服务。当前,运营商固话收入不断下滑,移动业务也面临市场趋于饱和以及资费不断下调的挑战,3G运营又带来巨额的成本投入,因此运营商亟需通过提速宽带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有运营商以成本优势切入宽带市场的做法,业内人士指出,高质量高速度的宽带能给用户带来

普然宣布10G EPON芯片进展

12/7/2009,EPON芯片供应商普然(Opulan)宣布其对称10GEPON芯片在经过数月的内部测试和7月,11月两轮行业互通测试后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该系列芯片包括了OLT和ONU的芯片。普然表示其10GEPON芯片可以支持9Gbps的下行流量和8.6Gbps的上行流量。普然称中国大陆大规模的10GEPON部署将会在2010年开始,日本紧随其后也会在2011年上半年开始部署10GEPON。中日两国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很可能需要每年800万到900万的10GEPONONU。目前中国几大运营商正在进行数个10GEPON的现场测试。中国电

EPON和GPON的争论及其延伸

EPON和GPON的争论近日又有抬头的趋势,看看最近的报道,硝烟味很重。HW公司、AL公司、ES公司以及MT公司鼓吹GPON,ZX、FH等国内的几个厂家则主要以宣传EPON为主,特别是ZX力挺10GEPON,10GEPON可以很好的来压制GPON,显然10GPON的标准至少会比10GEPON的标准晚2~3年。分析这几个厂家的策略是件较有趣的事情,AL、ES和MT因为在EPON上没有投入,在国内的FTTX市场上基本上毫无所获只能卖力的宣传GPON。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AL,总部一致对EPON无投入,而国内的分公司SB则觊觎中国FTTx市场希望投入EPON而在初期又得不到总部的批准,错失了良机,好不

沃达丰携手Soneacom建葡萄牙NGN网络

根据双方协议,Sonaecom和Vodafone葡萄牙将共同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来执行NGN网络的建设。据悉,该合资公司目前由Sonaecom和Vodafone葡萄牙各占一半股份,未来还有可能邀请其它对NGN网络建设有兴趣的运营商加入。此次的合作除了维持了这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和各自行动的商业独立性,还给用户带来了明显的好处,为NGN网络的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