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春风,智慧城市的新翅膀

2019-02-25 10:13:40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孙月 热度:

   十年前,智慧城市还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十年后,智慧城市建设已如火如荼。业内观察人士认为,2018 年是智慧城市爆发元年,随着各家战略逐步完善,2019 年将是智慧城市发展较为关键的一年,这其中自然少不了5G大幕徐徐拉开吹来的“春风”。

 

  真正的“万物互联”

 

  如今从业界到公众,都对5G时代的到来抱有高期待,更多是因为这项通讯技术的革命性意义。日前,一段名为《连接5G以后的世界》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话题和热议,从无人驾驶、视网膜投影、全息投影通话等连接5G后,科技带给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变,清晰地展示了5G时代到来后真正“万物互联”的世界。

 

  与以往的通讯方式不同的是,5G所需的基础模块将更小、布局更密,以支持更全面、更稳定、更高效的网络连接。5G的超大带宽、超可靠超低时延、超大规模物联网,将全面提供更多样设备联网接入的能力、更高速和无处不在的连接、更高的优先级和可靠性以及更低的功耗的物联网。

 

  5G也是全新的网络构建体系,NFV(网络功能虚拟化)、边缘计算、云化的网络结构和技术体系,将进一步催生一些全新的业务,为普通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受,比如与VR/AR、浸入式视频、智能制造、车联网等。

 

  不同于3G、4G基于移动互联网改变人与人的沟通方式,5G更偏向于以“物”为中心,让任何物体都有可能成为智能终端。正因此,5G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直观感受的“快”,更是由人与人的通信向人与物、物与物通信,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万物智联方向发展的开端。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35年期间,预计全球GDP将以2.9%的平均增长率增长,其中5G将贡献0.2%的增长;到2035年,5G价值链本身将创造3.5万亿美元经济产出。

 

  而在埃森哲的一份《解读5G与智慧城市》主题报告中提到,作为下一代通讯技术,5G庞大的高速无线网络提供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显著改善资源利用率,减少交通时间,提供更全面的高速宽带覆盖以支持远程办公、在线学习和技术认证等,以帮助各类社区发挥杠杆作用,确保政府、企业竞争力。同时,5G还能直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上至街灯下至下水道,5G意味着更快的应用程序响应和更广的设备连接,用例包括车联网、自来水管自动检漏传感器等。

5G技术满足智慧城市不断增长的需求

   可以明确的是,5G并非简单的4G+1G。其带给通讯和连接方式的改变,会最先表现和应用在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上,但绝不仅局限于这一类终端。以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来看,将来20%左右的5G设施是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讯,80%用于物和物、物和人,也就是物联网,特别是移动的物联网通讯。5G改变的不仅是交流的方式,更是构建起了无所不在、可高速接入的泛在网络,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基础。

 
  连接5G后的城市:万物互联的生命体
 
  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为308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为7172亿美元,2018—2023年这个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4%。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7.9万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智慧城市的概念讲了这么久,那究竟何为城市的“智慧”?在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的一篇《5G时代的智慧城市设计初探》主题演讲中,从四个方面去判断决定城市智慧城市程度:
 
  其一,城市中间充满着感知,既收集城市中一切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可感知数据;
 
  其二,是处理这些感知到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寻找规律,提出对策;
 
  其三,是提出对策后的执行过程;
 
  其四,是对执行的结果进行反馈。
 
  通过感知、运算、执行、反馈构成一个闭环。这个闭环在城市里面时时存在,处处存在。它的密度、强度和速度,决定城市的智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美好的生活如何构成?首先是活力宜居;第二安全有韧性,即城市在非毁灭性灾害后的恢复能力;第三是智慧的可持续。那么5G时代的到来,如何给智慧城市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衡量。
 
  5G为智慧城市提供更多样性的创新空间。5G峰值速率可达到20Gbps,每平方公里可链接数超过100万,链接延时仅1毫秒。5G时代的城市生活、家居及办公环境里各种设备都将是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各种服务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个性化定制,同时在出行等很多方面的协同化程度更高。更高效地连接和更智能化的生活实现方式,带给城市更多样、更丰富的创新,多样性越丰富创新越好,自然越宜居。
 
  5G为智慧城市的运营韧性提供更安全的保障。更快的而5G的本质是更广、更快、更强的依据无线传感的信息技术,指向了更高效、更及时的资源运用,为智能城市的电网、动力、交通、安防等方面供给了直接的处理计划,进而带动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G所造就的新需求、新的技术、新路径和新模式,都将附着于智慧城市的运行闭环系统,更好地帮助城市运转中从感知到执行的全过程,为城市提供更安全和有韧性地保护。
 
  5G为提供城市智慧更强的可持续性。与4G相比,5G的革命性变化是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变得非常快,能以微秒级别来计算。这就也使得,在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发挥真正能力将获得新的利器。5G将是支撑社会态势感知能力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畅通化沟通渠道的技术途径。

   作为全国最大的智能物联网平台的特斯联,以AIoT为核心,已布局智慧城市的全场景。依托智能传感器、通讯模组、数据处理平台等,以云平台、智能硬件和移动应用等为核心产品,将庞杂的城市管理系统降维成多个垂直模块,为人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服务管理等建立起紧密联系。AIoT要赋能百业,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是关键。5G的春风,似乎正是让数据从“看得清”迈向“看得懂”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加速度”。

 

  5G的正式商用是一个开始,从通讯领域吹起的5G春风,从通讯领域吹起的5G春风,将成为各行各业来融合创新的催化剂。而在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其他新兴技术的融合下,在连接部分起到关键作用的5G,有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把新技术的应用到城市治理中,更重要的是构建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智慧城市通过不同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空间,使之变得更安全、健康、环保,让城市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城市成为万物互联的生命体,才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姚习文

相关推荐

上海嘉定将实施智慧城市工程 规划三年计划

记者从嘉定区政府了解到,嘉定区将实施“智慧城市”工程,建成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区政府正在规划制订的物联网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将在2013年底基本建成上海物联网中心、上海物联网中心产业基地、“智慧上海”嘉定示范区,形成国内最具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发源地。物联网与新能源、生命科学、绿色制造等被列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也将物联网列为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依托位于嘉定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核心技术,上海已于今年3月在嘉定区成立“上海物联网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中的中心将搭建物联网产业化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物联网数据管控中心、物联网信息获取网

智慧佛山:抢占后工业时代制高点

寒冬腊月,下班时通过手机提前打开家里的暖风空调,一进屋就暖融融的,这是记者近日在全国首个3G智慧社区佛山皇冠假日酒店样板房里的亲身体验。佛山人的生活日趋智能化。想去纳税又怕排长队上网进入“三水e家电子服务局”,税厅各项业务的排队情况一目了然,你尽可合理安排时间。去年11月三水区地税局启动的这项电子税务系统开了我省地税服务的先河。佛山各级政府的服务变得更有“智慧”。佛山德众药业的生产工人,每天开始工作时要进行“特殊的”刷卡,刷卡后,公司“基于无线射频的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将自动调配任务给工人。在工人按提示完成任务的同时,系统也记录了当时的生产环境参数、经手人等数据。产品一旦发生质量问题,

上海倾力打造智慧城市

上海正在倾力打造智慧城市。今年,上海将加快建设城市光网,新建覆盖10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加快新建的亚太海底光缆系统,继续保持规模占全国50%以上。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主题为“通信与智慧城市”上海通信发展2011年会上获悉的。未来,上海的城市竞争力将体现在哪里?上海已经认识到,以物联网、云计算代表的通信技术将深刻改变城市发展模式,给城市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和动力,并深远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作为全球城市化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智慧城市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兴起。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对记者表示,当前世界各国都将打造智慧城市纳入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范畴,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并积极推进。在我国,智

联通融合WCDMA+WLAN 促智慧上海建设提速

5月30日凌晨消息上海联通当前正致力于推动WCDMA网络与WLAN(无线局域网)之间的深度融合,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Wi-Fi热点数量增至5000多个,以结合FTTH(光纤入户)及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打造一张覆盖全市的智慧、高效的泛在网络。上海联通计划管理部副总经理刘贤松在上海通信发展2011(第四届)年会期间接受C114采访时作出上述表述。他指出,上海联通作为本地主流运营商,为加快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多管齐下促智慧上海建设提速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要“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据介绍,上海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