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陕西广电网络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2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减亏0.85%。

陕西广电网络表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媒体业态发展,用户消费方式转变,视频业务领域竞争愈发激烈,有线电视用户持续流失,有线电视、数据业务等传统主业收入下滑;公司加速广电5G等新业务推广布局,虽有所提升还未能弥补主业缺口;同时,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调整销售策略,对利润贡献较低的商品销售、工程施工等业务进行管控,相应业务收入减少。
净利润减亏的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公司通过清理释放冗余资源,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严控成本支出,但因固定资产折旧、网络维护等占比较大,有息债务、应收账款存量较高,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等对利润影响较大,减亏幅度有限。
报告期内,2025 年公司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利润”这一中心开展。上半年,公司整体经营减亏目标任务尚未达成,但分支机构经营情况已有向好趋势,12 家主业公司有8 家完成利润目标进度,其中 5 家实现扭亏为盈,3 家实现阶段性减亏。下半年仍将继续努力加大减亏力度。
在主营业务上,①大众业务。聚焦收入保底、用户保拓、宽带新增、移网上量,开展了一季度开门红、春节营销竞赛、春季服务进万家、短视频宣传大赛、“广电新速度”宽带主题销售、老干部提升活动等市场营销活动。上半年新发展广电 5G 用户 25.10 万户,数字电视用户3.73万户,宽带用户 3.34 万户。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在网有线电视主终端488.89 万个,其中“秦岭云”智能终端 125.20 万个;个人宽带终端 128.37 万个,广电5G 用户81.77 万户,无线数字电视终端 11.06 万个,直播卫星户户通终端 31.94 万个。全省有线电视覆盖用户1,295.37万户(其中,光网覆盖 1,018.93 万户;城区 882.56 万户、农村 136.37 万户),无线电视网络覆盖 200 万户,广电 5G 共享基站总量达 14.04 万个。秦岭云电视平台面向用户提供统传直播频道121 套(包括标清频道 61 套、高清频道 57 套、4K 超高清频道 3 套);付费频道42 套;提供103套频道的 3 小时时移 7 天回看、11 款增值应用产品和 3.38 万小时点播免费内容。
②集客业务。充分发挥 IDC 数据中心机房为核心的西北区域及省域算力节点和基础设施优势,围绕公司“七大平台”业务能力,坚持融合发展理念,优化产品结构,上半年数据业务收入、云网类收入占比均有所增加。签约陕西公安信息网和视频传输网、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国家版本馆等专网专线及信息化建设项目。新增专网专线1471 条。持续加强应急广播惠民工程建设,应急广播已覆盖全省 89 个区县 900 余个乡镇,超过1.4 万个行政村,在预警信息发布、灾情信息通报、救援信息传递和灾后重建指导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上半年,面向酒店、机关单位及企业的集团固话业务也已投入商用。
③融媒体业务。聚焦台网协同,做优广电特色视听内容,保障“2025 丝路万里行上合之路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文明“陕”亮行 一起“云”巡察、“丝路融通开放合作第九届丝博会”等直播活动 900 余场。在加强全省已有的 108 个县级融媒体平台的维护和续约基础上,有序推进省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上半年完成咸阳市市级平台建设及初验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榆林、延安、宝鸡、铜川、咸阳等 5 个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正在推进汉中、安康、渭南等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数字乡村业务,结合省内各地用户实际使用反馈和需求,对数字乡村业务平台功能进行全面升级,开展数字乡村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及项目验收和巡查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④文化数字化业务。以“一网、一库、一平台、三中心”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体系核心架构,不断迭代升级系统平台、完善服务模块。上半年新落地项目 30 个,陕西省文化专网已接入文化单位近 60 家,形成陕西省地方志专题数据库、韩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库、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红色基因库等多项文化资源库,陕西中华文化数据库入库资源累计超过100GB。陕西广电 AI 数智人平台已应用于神木博物馆数字讲解员、柞水融媒 AI 主播“小雅”、安康检察院虚拟普法员“安小蓝”等文旅、新闻、普法场景交互体验,其中柞水 AI 数字人服务已累计服务超过 500 天,实现了播报“0”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