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解析11家广电系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

日前,2025年上半年,11家广电系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集体出炉,呈现出一幅“冰火两重天”的复杂图景。在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持续下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家企业各尽其能,试图破局求生。然而,转型的阵痛与成效在不同企业间差异显著。

业绩分化明显

冰火两重天:解析11家广电系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DVBCN
根据11家主要广电系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业绩的分化:从营收表现来看,增长阵营有华数传媒(+2.07%)、江苏有线(+4.25%)、东方明珠(+2.13%)、电广传媒(+9.45%)、吉视传媒(+8.70%)实现了营收正增长。其中,电广传媒凭借其“大资管”战略和文旅业务的拓展,增速最为亮眼。值得注意的是,电广传媒早在2020年底就已剥离有线电视业务,当下的业绩主要是文旅和投资业务等。

其余7家公司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贵广网络(-30.71%)、陕西广电网络(-24.58%)、歌华有线(-11.9%)和湖北广电网络(-11.13%)降幅尤为明显。这主要归因于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基本收视费收入减少以及工程安装等非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从净利润表现来看,仅华数传媒、江苏有线、东方明珠和电广传媒实现净利润为正。其中,江苏有线以同比增长35.24%的净利润成为最大亮点,而华数传媒的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8.62%,显示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

而包括贵广网络(-5.62亿元)、陕西广电网络(-3.60亿元)、广西广电网络(-3.42亿元)、湖北广电网络(-2.46亿元)、吉视传媒(-2.32亿元)、天威视讯(-2714.9万元)和歌华有线(-969.43万元)在内的7家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且多数亏损额巨大。贵广网络的巨额亏损(-5.62亿)尤其引人注目。

综上所述,行业整体仍处于下行通道,但江苏有线、华数传媒、电广传媒等少数企业展现出了逆势增长的韧性;而贵广网络、陕西广电网络、广西广电网络等则深陷泥潭,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

5G业务成破局之道

上半年,表现相对较好的企业,以江苏有线、华数传媒为代表,这两家公司的5G业务驱动,成效显著。其中,江苏有线的5G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75%,在网用户超300万。华数传媒也明确指出,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广电5G和数字文旅等业务的增长”。

除了公众业务,这两家企业在政企市场也取得了突破。江苏有线中标项目拟签约合同额近13亿元,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有序推进。华数传媒依托其强大的技术平台,在IDC、专网专线等领域持续拓展,为公司贡献了稳定的高毛利收入。

而以贵广网络、陕西广电网络、广西广电网络为代表的巨额亏损的广电企业由于传统业务断崖式下滑,转型乏力:这些企业普遍面临严重的用户流失和收入萎缩问题。贵广网络营收同比下降超过30%,陕西广电网络也下滑高达24.58%。虽然它们也在发展5G业务,但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难以弥补传统业务的巨大缺口,导致“旧账未还,新账又来”。贵广网络的5G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陕西广电网络虽有25.1万新增用户,但整体收入仍大幅下滑。天威视讯也坦言深圳市场“移动业务高度饱和,市场刚性需求不足”。

此外,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折旧摊销高、财务成本高、应收账款回款慢等问题。贵广网络和陕西广电网络都明确提到了“持续亏损的风险”。高昂的固定成本和信用减值损失是侵蚀利润的主要原因,限制了其在新业务上的投入能力。

结语

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答卷,清晰地展现了广电系上市公司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分化态势。江苏有线、华数传媒、电广传媒等企业通过积极布局5G融合业务、拓展政企市场和创新业态,展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与发展韧性,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

而对于目前仍面临阶段性亏损的企业而言,挑战背后也蕴藏着调整与重构的机遇。传统业务的下滑是行业共性难题,关键在于如何加快战略优化,盘活现有资源,提升运营效率。随着广电网络整合的深入推进和“全国一网”协同效应的逐步释放,这些企业仍有空间通过差异化策略、区域深耕和成本结构优化,走出困境,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江西广电传媒集团与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江西广电传媒集团与浙商银行南昌分行举…
浙江广电集团召开2025年中工作会议
浙江广电集团召开2025年中工作会议
陕西广电网络上半年预计亏损约3.15亿元至3.75亿元
陕西广电网络上半年预计亏损约3.15亿元…
国安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2590万元至3670万元
国安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2590万元至3670…
天威视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350万元-3350万元
天威视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350万元-…
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打造“广电+供销”助农新通道
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打造“广电+供销”助农…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