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中国移动在雄安新区率先完成河北第一块NB-IoT智能水表上线连通工作,开始进行数据稳定性测试工作。此项工作完成标志着中国移动在雄安区域现网内已具备NB-IoT业务接入能力,为中国移动公司下阶段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业务拓展条件。

图: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测NB-IoT业务
当前,中国移动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300个NB-IoT站点,目前已开通7个,完成容城县城区域覆盖(管委会所在地)。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了解到,在完善NB-IoT网络覆盖的同时,新区网络工作人员积极推进NB-IoT实体化试点项目,将水务仪表引入移动NB-IoT网络,通过调测人员与网络人员连续5个昼夜的奋战,在公司各级相关部门支撑下,先后打通了NB-IoT数据卡制作、HSS、MME通道建立、IoT平台连通以及水表服务平台对接等五大难关,8月23日终于将第一块基于移动NB-IoT网络水表上线成功,彻底打通NB-IoT网络终端上线渠道。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已完成空气监测、智慧家庭门锁、城市管井监控的调测、联网工作。下一步,河北移动公司将继续安排进行智能井盖、电表、燃气表、空气质量终端、停车传感器、智能手环、智能烟感等终端的适配测试。

未来,基于NB-IoT技术的智慧水务将成为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进而推动行业创新、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会价值,保护环境资源。
2017年,中国移动全面落实“大连接”战略,加快“四轮驱动”,深入挖掘物联网的价值源泉,充分发挥运营商独特的行业优势,积极推进NB-IoT技术试验和业务验证,着力打造领先的NB-IoT基础设施和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