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中国联通处获悉,中国联通已独家获得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批复,并即将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城市推出这项创新业务。苹果eSIM智能手表Apple Watch 3成为首款支持该业务的终端产品。
什么是eSIM卡?
eSIM卡,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
据联通方面介绍,eSIM卡一号双终端业务是中国联通面向消费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型通信产品,主要解决广大用户对于全时、泛在通信的需求。该业务可以让用户为手机号码开通一个eSIM附属智能设备,与手机共享电话号码和套餐,并可实现独立蜂窝移动通信,不需携带手机亦可随时保持互联。
中国联通官方微博之一@湖南联通 在微博上表示,中国联通的eSIM新业务将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城市推出,有一年的试验期,期间用户可以免费试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业务目前仅在上述6个城市开启测试,之后还会有哪些城市开放,该微博并没有明述。也就是说,其他地区的Apple Watch 3用户还要再等等。
eSIM有什么好处?
近些年,手机卡从Standard SIM到MIni SIM、Micro SIM,再到苹果发布的Nano SIM卡,体积越来越小,但无论体积多小,都需占用空间。有人说,这种与终端设备物理插入式的结合缺点明显,尤其物联网时代,传统SIM卡地位尴尬。
1.SIM卡插槽容易进入灰尘,剧烈震动导致接触不良,无法适应大规模物联网部署。比如未来汽车需要SIM卡连接网络,长期颠簸行驶的汽车需要强劲的焊接芯片,而不是易导致接触不良的插槽式插入SIM卡。
2.传统SIM卡与单一运营商网络锁定的方式限制了新业务发展,同样在车联网领域,他们最早嫌弃传统SIM卡,由于车辆跨国销售、行驶等特点,传统频繁更换SIM卡的方式不能适应车联网的发展。
3.传统SIM卡限制了终端设备的空间和设计,而智能终端的内部空间就像北上深的房价一样寸土寸金,尤其针对智能手表、VR等可穿戴设备,缺点尤为突出。
▲图片来源:asus.com
而eSIM卡采用嵌入式技术预装在设备里,通过空中载入,用户无需外置实体SIM卡。
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此前表示,eSIM卡由于基于空中写号,为各种智能硬件设备缩小了体积,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物联网领域。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本身体积就小,为了追求轻便无卡是发展必然。
据了解,中国联通是eSIM领域全球领先的运营商,是国内唯一推出eSIM业务的运营商。中国联通率先与苹果、华为等开展eSIM终端产品合作,建成了全球首个运营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SIM管理平台,开发了中国市场唯一的eSIM电子证书服务体系,完成了IT支撑系统的全网升级改造,推出了基于eSIM的消费物联网解决方案并获得GSMA技术大奖。
此外,中国联通从2015年Apple Watch 3设计初期即与苹果开展合作、同步开发,全程推动了这款具有全球标杆意义的eSIM可穿戴产品在中国的落地。在苹果手表上市时,中国联通即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友好用户测试活动。本次正式上线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是中国联通对用户期待的友好回应。
通过以上eSIM终端产品和业务创新,中国联通对3G/4G通信网络、IMS核心网和IT设施进行全网升级改造,建成覆盖全国的新一代通信网络,成功完成自身在物联网时代的基础能力建设和关键布局,并率先实现业务上线。
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推出,必将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极大提升广大消费者的通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