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可能要造车了
据《图灵智物》透露,华为在各方面均已做了充分准备,甚至已经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华为试车场中利用改装的Tesla Model X进行电池、电机、操控软件系统的测试,华为造车已经到了最后的拍板阶段。
而且,在约一个月前,华为战略委员会下发的一份关于2018年的战略文件中提及了华为的多个业务战略重点,其中车联网作为第一项被重点提及,明确说明,车联网是高价值行业,要加快布局,目标简单明确,要把车联网做成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包括华为总裁任正非、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和郭平在内的所有华为高管将参加将于今年10月在爱尔兰举办的华为年度战略会议(SAC),而今年会议最重要的主题便是汽车。
不过,《图灵智物》也表示,目前华为内部对造车的意见并不统一,任正非对华为造车持保留意见,更希望聚焦在已有的主业务上,而徐直军则对汽车业务抱有很大希望。即将于10月举行的华为年度战略会议则是华为内部高管对造车意见实现统一的关键。
对于造车,华为曾多次传出“绯闻”,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4月威马品牌的新车发布会后,有媒体错误解读威马与华为的关系,认为威马的新车是华为造车的信号,华为则公开表示:“华为没有进入汽车制造业,也没有推出华为品牌汽车的计划。”
但如今的种种迹象表明,华为可能有改变主意的想法。截至发稿前,华为没有对新的造车言论进行官方回应。
造车的资本
对于造车,华为目前手握的资源已经足够丰厚。
在技术储备上,华为布局车联网时间较早,在国内外均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华为在2014年便与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开展跨领域合作,联手开发车联网等业务,随后几年还与广汽、上汽、一汽、PSA集团等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

华为在汽车上不仅延续了通讯领域的技术优势,另外,华为还积极参与引领车联网相关标准的建立工作,华为是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成员——该联盟由奥迪、宝马和戴姆勒联合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高通五家电信通讯公司共同成立。旨在推进车内5G通讯技术的应用,通过统一的标准加快车载娱乐、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的发展。
而在团队储备上,华为很早便开始在其中央研究院下属的车联网创新中心招聘毕业生,岗位包括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系统开发和设计、电机和电驱、整车设计等领域。若加上电池、新能源研究领域的华为瓦特实验室,总人数已达数千人。有数据显示,华为在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已经默默耕耘超过3年。
虽然华为至今都没有公布公司在整车领域的相关新闻或成果,但假设华为将上述全部人马迅速整合为汽车团队用于造车,在不另行招兵买马的情况下,现有阵容也已足够豪华。也就是说,凭借自身丰富的通讯领域技术积累以及相关人才储备,华为造车已经成为可能。
巨头的造车梦
从技术储备的角度来看,目前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均在无人驾驶以及车联网领域进行了技术研究和生态布局。例如,百度apollo软件平台目前已从apollo 1.0多次迭代升级至如今的apollo 2.5,并已有奇瑞,比亚迪、北汽等多家车企入驻,在车联网方面有百度CarLife;而阿里在自动驾驶研究方面依托于阿里菜鸟的自动驾驶物流车,在车联网方面有YunOS系统等等。

目前汽车已经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下一代移动终端之一,作为通讯领域的巨头,华为在智能网联领域做的更多的是系统底层的工作,缺少生态的布局。造车能够更好的实现华为对生态的创建和推广,即便华为最终不造车,也有着技术储备上的需要。
而从造车的大环境上看,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大量资本的进场让纯电动汽车领域引发的浪潮犹如海啸般冲击着汽车行业原本极为坚固的护城河。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少了内燃机和变速箱的纯电动汽车的制造门槛至少比传统汽车小一半以上。如此环境下,连董明珠都开始造车了,华为此时入场依旧充满机遇。
不过,造车的技术难度和市场风险依然很大,此外,造车资质、品控、售前售后渠道均是每一个新造车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华为若最终决定造车同样需要逐一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