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陈立东:探索融合应用 信息通信业要主动作为

2019-01-17 08:55:16 来源: 通信世界全媒体 作者:吕萌 热度:

1月16日,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的“趋势2019——通信世界ICT技术与市场年会”于北京唯实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高通、英特尔、新华三、vivo等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洞察技术业真相、奏响万物互联序曲。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立东发表了致辞。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 陈立东

信息通信业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陈立东表示,当前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演进,并与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领域加速融合。随着数字经济网络提速降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消费等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我国信息通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断加深,信息通信业成为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行业。

在陈立东看来,信息通信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6月,第一版本5G国际标准发布,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为国际标准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形成了全球5G标准。目前,5G研发试验加速实施,第三阶段基础组网测试已经完成,有力地推动产业链加速成熟。

二是网络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固定宽带网络和移动4G网络,截至2018年11月我国光纤用户达到4.6亿户,占固定宽带的比重为90%,百兆宽带的占比是2017年同期的两倍。LTE和固定宽带网络均已完成IPV6的改造,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大型、超大型基础数据中心全部完成了IPv6改造。CDN、云服务企业基本具备了在全国范围内提供IPV6商业运营的能力。

三是融合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融合不断加深,带动了移动支付、智慧物流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物联网市场爆发式增长,截止到2018年11月,机器联网用户达到6.4亿户,同比增长了156%。

陈立东表示:“总体看来,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日益凸显。未来5G商用提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得到加强。对信息通信业来说,2019年将是5G加快发展,并进一步带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群体性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协同促进各垂直行业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的关键一年。”

对ICT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聚焦ICT行业技术与产业走势,陈立东提出了以下几点行业发展的考虑和建议。

首先,持续推动技术创新。陈立东表示,面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要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推动技术和产品发展,积极推动国内外产业界在5G技术标准、试验验证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系统、终端、芯片、仪表等产业链的成熟,加快对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的布局。

其次,加快网络演进升级。陈立东提出,信息通信行业要抢抓技术变革的机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快向集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综合基础设施方向发展。在提速方面,要开展“双G双提,同网同速”行动,通过千兆省的建设,加强固定和移动网络向双G迈进,推动百兆用户占比和4G用户的渗透率继续提升,并在提速降费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要积极推动IPv6部署,以提升IPV6用户的渗透率和流量为目标,持续扩大IPV6行业应用,扎实推进IPV6的部署。

最后,积极探索融合应用。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陈立东认为,信息通信业要主动作为,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新技术与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环境等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并重点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行业的融合创新和示范应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准备把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信息通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作出新的和更大的贡献。”陈立东司长在致辞最后这样表示。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推荐

工信部:三大运营商对地方滚动投资达1万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22日上午召开“2009上半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近期三大运营商与地方纷纷签署了3-5年战略合作协议,三家企业在协议期内拟滚动投资超过1万亿元。祝军表示,通信行业转型初见成效,将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并推动与地方的战略合作。近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陆续与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签署了3-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重点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项目推广应用等领域加强合作。祝军称,三大运营商在协议期内拟滚动投资超过1万亿元。同时,地方政府在促进TD产业发展、3G网络建设(

银联标准未进工信部研究方案 否认遭淘汰

在互联网支付领域要应付支付宝的中国银联,在手机支付领域,要应付的则是更为强大的运营商及其主管部门。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代晓慧,近期在公开场合谈及讨论中的手机支付国家标准时表示,由于银联SD卡方案在应用中很难统一,贴膜卡在安全问题上广受质疑,因此这两项方案都没有直接写入工信部的手机支付标准中去,目前标准中直接涉及的是SIM卡方案,以及NFC手机全终端方案。由于后两种是目前运营商主推的方案,如果事情属实,意味着中国银联苦心经营的SD卡方案将遭到淘汰。不过,12月7日上海的一个小型手机支付沙龙上,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特聘顾问宋漫远,面对在座的银行和合作商户的质疑时表示,工信部还没有出正式的公告,而

工信部印发《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从工信部网站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了《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表示,该规划在总结“十一五”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确定了发展重点和重大工程,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工信部期望通过规划的发布实施,促进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的细则目前暂未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答问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以下简称《机制》),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出台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机制》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负责人。一、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是指运行在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存在窃听用户电话、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用户数据、擅自使用付费业务、发送垃圾信息、推送广告或欺诈信息、影响移动终端运行、危害互联网网络安全等恶意行为的计算机程序。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内涵比手机病毒广的多,如手机吸费软件不属于手机病毒,但属于移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