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指南(试行)》。
根据“建设指南”的介绍,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架构,具体包括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支撑中枢、数字应用场景、建设运营模式、建设实施路径、保障体系和参考评估指标等内容。乡村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数字底座,包括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等。
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包含四项:
1)农村宽带网络建设
开展光网乡村建设,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铁塔公司加快开展农村地区接入网扩容工作,持续提升光纤到户接入能力达到1000M,加快IPv6网络建设和应用。积极推动管道、杆路、机房、通信设备电力供应等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2)农村移动网络建设
深化4G/5G网络建设,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广电企业、铁塔公司持续优化农村地区4G网络部署,启动农村700M 5G网络建设,实现农村地区5G网络普遍覆盖,落实铁塔、局房、管线、基站设备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移动网络资源使用效率。
3)农村广电网络建设
推进农村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电企业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适应媒体融合、移动优先的发展要求,推进广电有线网络IP化、智慧化、融合化升级改造,结合广电5G网络、卫星直播、无线微波等技术,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建设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4)网络安全设施建设
省、市各级公安部门、通信部门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升网络安全威胁发现、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攻击溯源能力。重要系统与网络安全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同步管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网络运营机构主体责任。建立数据安全应急防控机制,规划数字乡村容灾备份体系,推行联合灾备和异地灾备。
智慧广电乡村建设
在乡村网络文化建设方面,江苏省的本次建设指南提出了智慧广电乡村建设内容。
根据文件解释,智慧广电乡村建设工程是通过加快乡村广播电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释放广播电视网络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新动能,促进广播电视从功能业务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变,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能力,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业务和范围提档升级。
省级层面建设“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云平台,搭载党建、村务公开、农业生产信息服务、在线医疗等服务,提供满足多种融合应用的公共能力与服务支撑,统一接口规范和信息调度,实现平台间各类业务的开放接入和信息资源调度。
县级层面建设“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分平台,依托省级云平台,重点拓展本地化应用,深入挖掘“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开设乡村专属电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