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湖南省工信厅相关领导在2022世界计算大会新闻发布会就湖南推动计算产业情况作了说明。
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进入全国前10、总量突破25000亿元。计算是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计算产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为强化计算产业支撑作用,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湖南省发布了计算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省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把湖南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全国计算产业重要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区。
下阶段,湖南将积极拥抱“数智时代”,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咬定青山不放松,全面抓好计算产业“十四五”规划落实,推动湖南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计算产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具体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聚焦3大发展重点
1)硬件与终端产业。加快迭代升级高性能CPU、GPU、DSP、SSD主控芯片,加快发展工业级、车规级微处理器、AI加速芯片、新兴存储体系等关键器件发展,大力发展计算机整机、工业计算终端、消费类终端、信息安全设备、金融电子及能源电子等行业终端产品。
2)软件与服务。实施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工业软件,不断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与供给能力,打造“高端软件自主供给+核心平台高效服务+应用场景高度开放”的软件产业发展生态。
3)新型计算与前沿计算。支持下一代天河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发展多元异构新型计算平台,推动中小城市IP城域网与云数据中心网络、中心云与边缘云的深度融合,推进对大数据中心建设模式、IT设备、供电制冷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搭建基于隐私计算的安全计算平台,开发面向重点行业应用需求的安全计算解决方案。加大类脑计算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布局,开展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用化量子模拟机等全栈产品开发。
二、组织实施6大专项计划
1)产业布局指引计划。重点支持长株潭城市群集中布局一批计算技术研发创新机构、平台,做大做强以“两芯一生态”为核心的先进计算产业;鼓励各市州提升产业协同配套水平,构建形成“一核、两级、多点”的区域发展格局。
2)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聚焦先进计算原创理论、“卡脖子”关键技术、计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
3)重点领域突破计划。聚焦算力、算法、算据等重点领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按照“急用先行、重点突破”的原则,滚动梳理一批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清单,部署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模式开展攻关,取得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产业化科技成果,形成一批核心算法、关键软硬件产品。
4)产业集群培育计划。立足湖南省相关与计算技术紧密关联的产业优势基础,加大央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按照“1核心+3应用”的思路,加快打造4个具有湖南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1”是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代表的计算核心产业集群,“3”是指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北斗规模应用三个计算应用产业集群。
5)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推动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形成“前端有数据存储、中间有数据交易开发、后端有产业发展”的运营与服务模式。加快省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强化协同适配中心、网络安全测试认证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安全应用推广中心能力建设。支持长沙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湖南欧拉创新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信息/技术咨询、设计仿真、检验检测、投融资服务、人员培训、运营维保等公共服务体系。
6)应用场景赋能计划。在视频文创、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创新应用等优势领域打造一批高通量实时算力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城市大脑、医药研发、种业科技等湖南省重点发展领域加速推进计算融合创新。
三、强化政策支撑保障
实施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推动出台《湖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统筹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改革开放高地财政专项政策,从技术创新、补链强链、平台建设、重大项目、人才引育、示范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大对计算产业的支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构建省市联动的政策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