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由ChinaDRM论坛主办的“CCBN2025数字版权管理创新发展论坛暨ChinaDRM二十周年技术研讨会”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成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ChinaDRM论坛主席丁文华出席本次研讨会并致辞,丁文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自2004年创立至今,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ChinaDRM构建了融合统一、互信、开放、安全的DRM技术生态,产品和服务已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机制和生态运作模式也得到了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国际媒体产业界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认可。全球超高清产业发展迅速,网络短视频服务兴起,人工智能也开始助力专业化视听内容创作,盗版利益也愈发可观,黑产灰产盗版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向专业化体系化发展,人工智能的训练、优化和应用带来新的版权纠纷,视听数据资产的开发利用面临新的版权困境,全球视听版权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及挑战。
针对当前盗版态势,丁文华院士提出五大发展倡议:一是加速硬件级安全客户端的规模化部署,消除安全短板;二是强化终端芯片底层技术支撑,实现用户无感的高级别保护;三是推动DRM技术标准化建设,协调新旧生态融合发展;四是建立AIGC内容可信认证体系,应对生成式AI带来的版权挑战;五是构建全球开放的媒体保护协作社区。
在全球合作方面,丁文华院士强调尽管国际环境变化,但数字内容产业的全球化属性不可逆转。ChinaDRM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推进技术标准互认,共同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ChinaDRM论坛主席 丁文华
MovieLabs首席技术官Jim Helman通过视频致辞表示,ChinaDRM构建了技术先进可靠、法律协议完善的DRM体系,其硬件安全机制和信任管理框架为全球内容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全球体系化的盗版黑产威胁,需进行全链路的安全认证以保障DRM系统正确实施,需依托ChinaDRM信任管理中心明确各方责任以构建信任体系。针对终端的安全短板问题,Helman呼吁加速硬件级DRM终端部署,并建立动态响应机制——当某一漏洞被发现,产业链须快速修复漏洞,以阻断漏洞带来的危害。最后,Helman重申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期待与ChinaDRM论坛深化协作,持续推进国际DRM技术发展。
MovieLabs 首席技术官Jim Helman
二十年耕耘,ChinaDRM成全球标杆
会上回顾了ChinaDRM二十周年发展历程,2004年,丁文华院士与杨士强教授联合发起成立ChinaDRM论坛,开启中国自主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探索。2006年,标准起草委员会成立,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制定。2014年,发布国内首个自主DRM技术标准《互联网电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填补行业空白。
2017年,与美国好莱坞达成技术兼容性共识,中国DRM生态体系逐步形成。2019年至今,国家广电总局陆续发布覆盖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等领域的系列技术规范,并形成《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应用实施指南(2023版)》,目前,ChinaDRM技术产品覆盖195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2.8亿终端,携手国内外110余家媒体内容保护产业链机构,通过技术、管理、法律等多维度构建了视音频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标准体系、评估认证体系、安全信任体系、维权处置体系及融合创新体系。面向超高清、智能化内容发展趋势,ChinaDRM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推进全球视听内容全生命周期版权保护体系建设,为数字内容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
国际视听产业数字版权保护生态报告发布 呼吁完善硬件安全DRM生态应对盗版挑战
本次论坛上,ChinaDRM论坛联合美国电影协会等全球媒体产业链相关方,共同发布《国际视听产业数字版权保护生态报告(2024)》。报告指出,在数字化、超高清化技术驱动下,全球视听产业迎来蓬勃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内容创新,多样化网络服务加速产业增长。然而,新型盗版风险同步加剧,数字化盗版成主要源头,黑产利用网盘、短视频等渠道传播盗版资源,数据泄漏、事后维权困难及AI技术应用引发的版权纠纷等问题持续升级。
报告强调,当前全球硬件安全DRM生态分散化,盗版高利润催生非对称技术博弈,业务发展需求与生态短板矛盾凸显。为应对挑战,报告呼吁产业链各方以开放合作理念为核心,完善硬件安全DRM生态建设,将其作为解决盗版问题的关键路径,共同维护国际版权保护体系。未来,中国视听产业将加强国际技术交流,探索DRM创新应用,推动构建更完善的数字版权保护生态,助力全球视听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TOPALYDRM开发者社区正式发布 中国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进入新阶段
本次论坛上,TOPALYDRM开发者社区正式发布,TOPLAYDRM是ChinaDRM的技术品牌,在CCBN2023期间正式发布,本次活动上,ChinaDRM宣告TOPALYDRM开发者社区正式发布,社区以“技术之桥”为核心定位,通过“知识共享之桥”汇聚全球DRM生态全景图与中国标准体系,打造开发者“立体图书馆”;以“效率跃升之桥”独创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覆盖芯片集成至应用开发全流程,结合模块化文档、SDK工具及智能问答引擎,助力效率提升;并以“生态共创之桥”推动开发者共建技术边界。开发者社区技术赋能价值推动技术普惠化,助力数字内容安全迈向更高水平。
CCBN2023期间,ChinaDRM技术品牌TOPlay发布,TOPLAYDRM作为技术品牌商标,聚焦应用于技术标准、产品认证及生态合作,覆盖技术落地与商业化场景,本次TOPALYDRM开发者社区,标志着我国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迈入新台阶。
【聚焦前沿议题,共话技术实践】
十余位行业专家发表主题演讲,涵盖超高清内容保护、量子加密、AIGC版权界定等热点领域:
爱迪德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珺进行了题为《守护千亿级视音频内容生命线,筑起多数字版权管理的全链防护盾》的主题演讲,她表示流媒体行业呈现“硬币双面性”:D2C模式推动用户增长,但盗版问题(如会话共享、密钥盗取)仍严峻。爱迪德通过Multi-DRM解决方案实现年均超700亿许可证分发,峰值处理能力达10万/秒,并结合隐秘水印、盗版监控等技术构建反盗版矩阵。
爱迪德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王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总控一部副主任潘晓菲进行了题为《超高清线性频道DRM保护》的主题演讲,她介绍总台针对4K超高清频道分发痛点,联合ChinaDRM成员推出“一码到底”加密方案,避免转码损伤画质。通过云端轻量部署密钥管理,支持频道级与内容级灵活加密,并在终端适配多种硬件。已完成实验室验证,解决中低端设备解密难题。未来需产业链协同优化终端性能,推动超高清内容高质量落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技术局总控一部副主任 潘晓菲
寰宇信任(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发展总监晋佳圆进行了题为《超高清高品质家庭观影创新应用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正版高品质内容可通过硬件级安全技术触达用户。寰宇信任推出“极影匣”业务,以U盘或预载形式分发4K HDR内容,结合ChinaDRM确保安全播放。该模式类比影院发行机制,支持用户长期收藏,计划5月上线。他强调,技术需回归内容质量本质,推动正版生态与盗版分流用户回归。
寰宇信任(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产业发展总监 晋佳圆
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部产业发展总监付强进行了题为《践行开放标准,激活产业创新》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海思芯片已支持16种DRM方案,并推动ChinaDRM成为IPTV机顶盒集采标准。鸿蒙系统原生集成DRM能力,覆盖手机、车机等多终端,助力端到端内容保护。此外,海思探索GPMI接口与ADCP技术,实现媒体流转端到端加密,降低多设备协同复杂度,已在微型机顶盒场景验证可行性。
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战略与业务发展部产业发展总监 付强
北京优酷科技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王冀进行了题为《国内影视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他指出,盗版“三座大山”(盗版网站、网盘、长切条)每年造成损失超200亿元,严重挤压正版市场。司法判赔额低、平台主体责任缺失是治理难点。他呼吁加强平台主动过滤、多部门联合整治,并通过提高判赔、缩短诉讼周期强化司法威慑。技术层面,DRM、动态水印虽有效,但需硬件级支持及动态攻防升级。
北京优酷科技有限公司 总法律顾问 王冀
北京腾瑞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运营总监宋蕾进行了题为《从盗版监测数据分析研讨版权保护技术应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基于监测数据指出,短视频侵权占比83%,私域传播加剧治理难度。腾瑞云通过区块链存证、特征指纹比对、DRM及智能维权构建防护体系,未来将探索AI生成内容保护,降低中小企业维权门槛。
北京腾瑞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运营总监 宋蕾
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夏鲁宁进行了题为《可信数据空间及其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欧盟Gaia项目与中国行动计划推动其发展。核心架构通过连接器实现策略控制下的数据共享,需解决身份认证、词汇定义等难题。他认为,该技术可为版权保护提供新思路,但标准化与商业化仍需探索。
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长 夏鲁宁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作产品部总经理杨瀚进行了题为《AIGC技术在媒体内容生产中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他展示了索贝AIGC工具“明眸”,该工具覆盖选题、撰稿、剪辑全流程,支持风格化学习与实时核查,应用于CBA、春晚等项目。他强调,AIGC提升效率的同时需警惕版权风险,呼吁行业共建合规生态。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制作产品部总经理 杨瀚
北京博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维维进行了题为《AIGC版权界定的全球分歧与中国选择》的主题演讲,他分析各国对AIGC版权认定差异显著:美国强调“人类实质性控制”,欧盟、中国侧重独创性,日本开放训练数据使用,英国直接承认机器生成内容。国内案例显示,含人类智力投入的AIGC可获保护,但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法律滞后性,推动规则适应业态变革。
北京博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维维
北京渲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铭进行了题为《 3D资产全链条版权管理——从生产到应用》的主题演讲,他提出通过嵌入动态水印技术实现模型和贴图的确权溯源,并与文博领域合作落地数字资产保护。其引擎技术结合光线追踪与国产化生态建设,推动3D内容在游戏、文旅等场景的安全流转。
北京渲光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崔铭
多家国际机构代表与领域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与会国际专家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展现出高度关注。
展望未来:技术协同护航数字文明
数字版权保护需技术、法律与产业协同。ChinaDRM成立二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标准与技术创新。未来,随着AIGC、元宇宙等新业态发展,版权管理将面临更复杂挑战,亟须完善立法、提升技术防护能力,并强化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数字内容生态。
此次论坛不仅为ChinaDRM二十年历程画下里程碑,更以开放姿态开启数字版权保护的新篇章,为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