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
其中对于“实施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中提到,建设完备的国际通信设施,加快5G、IPv6、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片区内宽带接入能力、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关于此次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5G等建设方案会如何进行,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前,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本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2019年,建设5G基站1万个,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全覆盖,启动建设若干应用示范区,形成10项左右重点示范应用;
2020年,累计建设5G基站2万个,实现全市域覆盖,累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在20个垂直行业推进典型应用100项;
2021年,累计建设5G基站3万个,累计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培育100家5G应用领域创新型企业,5G应用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要按照城乡规划体系,推进5G基站专业规划和重点地区站址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实现5G建设与其他相关规划有效衔接,确保5G基础设施融合建设、资源共享。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解读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制度设计“四大新看点”:
临港新片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相比,在制度设计上有四方面创新和提升。
定位更高更明确——
王受文表示,临港新片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试点政策基础上,强调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通过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对改革试点内容提出更高发展标准,能够更好地满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要求。
丰富战略任务——
“临港新片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加了‘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等内容。”王受文说。
突出产业发展——
王受文强调,临港新片区将“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比如说,特别强调通过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在投资环境、贸易监管、国际人才流动以及税收等核心环节,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高质量发展。”他说。
监管方式创新探索——
王受文介绍,临港新片区将建设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种新的类型,探索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监管政策。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表示,聚焦管理权限、资金支持、人才吸引、土地规划、住房保障等方面,上海市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区建设的特殊政策,将配合中央赋予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和制度,把新片区打造成政策制度完备、体制机制灵活的特殊经济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