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部门印发文件:鼓励利用智能定位、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加强养老质量安全监管

近日,民政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医保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等21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已对外公示。

工作目标提出,到2025年,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省域内总体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率不低于60%,互助养老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失能照护、医康养结合、助餐、探访关爱、学习娱乐等突出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县域统筹、城乡协调、符合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在加强服务安全监管方面,创新综合监管机制,鼓励利用智能定位、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应急管理部门、消防部门负责指导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提升火灾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方面,做实乡镇医疗机构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机制,建立就医绿色通道。支持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乡村医生到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老年人家庭巡诊,上门提供健康监测、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服务。实施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提升乡村医生对主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保障方面,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政府设立的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运转费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财政部门按规定支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积极培育扎根乡村、贴近村民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有需求的地区可引入符合条件的国有或民营企业专业化、连锁化建设运营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指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金融支持。

营造农村养老助老良好氛围方面,精神文明建设部门负责将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纳入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并加大考核力度。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多形式推动传承和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将农村养老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综合运用法规政策、村规民约、道德评议等方式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家庭赡养扶养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支持农村地区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相关文章
街头的秀场,流动的风景 ——移动电视公交主题车助力文旅商体展
街头的秀场,流动的风景 ——移动电视公交…
歌华有线2025年度工作会议:要求深化与运营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歌华有线2025年度工作会议:要求深化与…
2025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会议召开
2025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会…
江西有线电视全省“一网整合”圆满完成
江西有线电视全省“一网整合”圆满完成
工信部: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超1.7万亿元,5G基站达425万个
工信部: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超1.7万亿元…
中国广电云南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跑出加速度,广电5G大发展
中国广电云南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跑出…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