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青海省举行“青海这十年”省广电局专场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广电系统相关领导介绍了全省广播电视十年来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工作成效。
十年来,青海省持续实施了一系列广播电视惠民工程,共投资43.12亿元实施了村村通、户户通、西新工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重点民生工程,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从2011年底的91.64%、95.69%提高到2021年底的99.10%、99.17%,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的权益。紧跟全媒体发展趋势和广播电视技术迭代步伐,加快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和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全省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5G等多种技术手段协同,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人人通”“终端通”“移动通”,实现了广播电视全媒体、融合化、多渠道的立体化传播。人们不仅能在家中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还能在汽车、火车等移动环境下欣赏广播电视的各种视听内容。
目前青海省共拥有各级广播电视台46座,其中,省级1座,市(州)级8座,县级37座。全省广播电视自办节目能力大幅提升,播出包括藏语、蒙古语在内的50套公共广播节目和50套公共电视节目,省级4套电视频道和市州级7套电视频道实现了高清化播出,十年来共播出150.42万小时广播节目和195.06万小时电视节目。全省中短波发射台26座,十年来全省中波广播共转播457万小时。中国广电青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辖39个分公司,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长度达到7560公里,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各地的有线电视专用传输网,向全省各族群众传送100余套高标清有线电视节目。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覆盖面从空白到发展,实现新突破。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独特宣传阵地作用。2018年开始实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共投资近1.7亿元完成了39个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涉藏地区应急广播体系布局基本建成,东部地区已完成6县建设,共部署应急广播终端近5万个,打通了应急信息发布、实现精准动员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全省已建应急广播运行维护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宣传机制,让应急广播成为应急信息发布的“高速通道”、应急科普的“传递捷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桥梁纽带”、面向群众开展文化育人的“宣传阵地”、亲民助民为民的“贴身帮手”。疫情防控期间,遍布乡村的应急广播通过藏汉双语将防疫知识送到了田间地头、牧场草原。
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从无到有,实现新扩大。十年来,大力拓展直播卫星在偏远农牧区的入户应用,着力补盲点、通盲户,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了从“村村通”到“户户通”。2012年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相继投入2.9亿元项目建设资金,为全省农牧民配置约76.45万套直播卫星户户通接收设备,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对全省农牧民基本达到全覆盖。同时,2016年开始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连续7年共投入1.314亿元实施政府购买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维护服务项目,在全国率先创造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范例,确保了直播卫星接收设施有效通、长期通,解决了全省有线未通达地区的农牧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民族语影视译制工作从传统向现代,实现新转变。省广电局切实将党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体现在译制作品中,积极适应涉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少数民族语节目译制,精选弘扬主旋律、促进民族团结的影视作品进行重点译制。2013年,投资1.0263亿元新建安多藏语译制中心,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年译制能力从2012年的532集达到现在的1500多集。十年间共译制各类经典影视作品15144集,为6州19县广播电视台及甘肃、四川等涉藏地区共30家州县级广播电视台免费提供影视译制节目11821集,自2015年起为安多卫视供片共计8235集,以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广播影视译制节目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培根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电行业监管从落后向先进,实现新加强。2012年监测业务范围仅限省级广播电视、部分省级有线前端电视节目、西宁市广播电视台及560台和566台中波广播的质量监测,至2022年监测业务已涵盖省、市(州)、县级播出单位广播电视质量及内容监测、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监测和省、市(州)级播出单位网络安全监测,全面实现全省安全播出单位的指挥调度职能。出台《青海省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办法》,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为各项工作提供法治保障。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深入开展境外卫星电视和“黑广播”“灰广播”、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加大对违法违规广告的整治力度。加强安全播出基础设施和技术系统建设,完善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播出检查,有效提高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重点时段、重要节目的安全播出工作。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制定出台《青海省广播电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五项制度(试行)》《青海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件/事故通报制度(试行)》《IPTV节目内容质量监管制度》《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管理制度》等制度规定,推动广播电视安全保障和监测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
有线电视网络改革工作从单一向5G,实现新跨越。2012年全面完成全省网络整合工作,实现了全省一张网的目标,并组建青海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青海省文化系统首家股份制公司。2021年,青海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广电青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稳步迈入“全国一网”。2022年9月,中国广电青海公司已启动5G网络服务,这标志着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工信部等领导下,全国有线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了新突破。中国广电青海网络公司着眼于形成新型广电媒体传播网、国家文化专网和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网,为青海省广电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青海省广电局将精准聚焦对接群众需求提升公共服务,聚焦人民群众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构建现代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由“户户通”向“人人通”,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新跨越,一手抓保住基本,深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一手抓提质升级,适度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发展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生活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收视权益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视听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